甲状腺虽小,仅重约 20-30 克,却是人体代谢的 “调控中心”,尤其在孕期,它的功能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母婴两代人的健康。然而,由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早期症状隐匿,常常被孕妇误认为是普通的孕期反应,从而延误干预时机,埋下健康隐患。
甲状腺激素对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。在怀孕前 12 周,胎儿自身的甲状腺尚未发育成熟,完全依赖母体提供的甲状腺激素。此时若母体甲状腺功能减退(甲减),会导致胎儿大脑发育迟缓,增加智力低下、运动功能障碍的风险。研究显示,未经治疗的甲减孕妇,其后代智商评分可能比正常孩子低 8-10 分,且自闭症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的发生率显著升高。
与甲减相比,甲状腺功能亢进(甲亢)的危害同样不容小觑。过量的甲状腺激素会加速母体代谢,引发心动过速、高血压等症状,增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、胎盘早剥的风险。对胎儿而言,甲亢可能导致宫内生长受限、早产甚至死胎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引发的甲亢,还可能通过抗体影响胎儿甲状腺功能,导致新生儿甲亢或甲减。
孕期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筛查至关重要。建议女性在备孕阶段就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,若确诊异常应先治疗再怀孕。对于孕早期女性,即使没有症状,也需常规检测促甲状腺激素(TSH)、游离甲状腺素(FT4)等指标。临床数据显示,我国妊娠期甲减的患病率约为 3.9%,甲亢约为 1%,且随孕周增加,甲状腺疾病的检出率会逐渐上升。
一旦确诊甲状腺功能异常,科学干预是关键。甲减孕妇需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左甲状腺素,将 TSH 控制在合理范围(孕早期 0.1-2.5mIU/L,中晚期 0.2-3.0mIU/L);甲亢患者则需谨慎使用抗甲状腺药物,避免药物过量影响胎儿甲状腺发育。此外,孕期应保证适量的碘摄入(每天 230μg),既要避免缺碘导致甲减,也要防止碘过量诱发甲亢。
甲状腺功能异常就像孕期潜藏的 “隐形杀手”,但只要做到早筛查、早干预,就能有效降低风险。准妈妈们应重视孕期甲状腺检查,主动了解相关知识,与医生密切配合,为自己和宝宝的健康筑起坚实防线。
发布于:北京市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