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闪电五连鞭!”“浑元太极拳!”
图片
你是否还记得那位在大明湖畔,30秒内被“三拳KO”的“武术大师”马保国?
图片
两年多前,这位接近七十岁的“马大师”在山东的一场民间比武中,与一名临时上场的搏击教练对决,结果不到半分钟就被连续击倒三次。那场“约战”让全国哗然,也让他的名字彻底出圈。虽然输得体无完肤,但他却因为这场“惨败”在网络上爆红,B站关于他的相关视频成百上千,总播放量达数千万次。
图片
在网友们的“二次创作”下,马保国的形象变得荒诞又搞笑:他“上可弘扬中华武术,下能收割流量财富”,怼天怼地,甚至怼空气,成为网络热梗。从传统武术圈一路红到了二次元世界,粉丝无数。大家调侃他是“江湖骗子”,他却“笑看众人看不穿”,靠着出丑和争议赚得盆满钵满。
事实上,这位被群嘲的“假大师”,还真有几分来头。
图片
1952年,马保国出生于河南的一个武术世家,父亲和祖父都是当地有名的武术人。借着家族名号,他一直宣称“自幼习武,根基扎实”。少年时的他性格好胜,被村里人看作“天生与功夫有缘”的孩子。高中毕业后,他参军当了五年兵,还在部队里自信满满地提出“改良军体拳”的建议。
图片
1976年复员后,他进入国营工厂成为工人,生活安稳,也继续着自己的“武学热情”。随着高考恢复,他又考入南阳师范专科学校,后升入西安公路交通大学,并担任学校体育部部长。在校期间,他结识了武术名家尚济老先生,对“河北形意拳”有了更多了解,也萌生了“开宗立派”的念头。
图片
80年代回乡后,马保国继续在国企工作,同时拜访民间武术名人郭升海和“陈氏混元太极拳”师傅王长海,并相继拜师。至于他究竟学到了多少,外人不得而知,但这段经历成为他日后自立门户的重要资本。
图片
“妄人成名”,往往离不开三要素:夸张的自信、浮夸的言辞、以及时代的机遇。前两点马保国早已具备,而第三点,随着他儿子出国留学的契机,也悄然到来。
图片
2001年,马保国陪同儿子赴英国读书,为此背上十几万外债。到了英国,他发现西方人对“神秘的东方武术”充满兴趣。嗅到商机的他,自称“当代李小龙”,开始教授“自创功夫”,外国学生根本分不清真假。一时间,他“拳打力士、脚踢黑带”的表演让人惊叹,名气迅速扩大,还创立了“混元太极拳协会”,英镑滚滚而来。
图片
十年后,赚得满载而归的他回到国内,和儿子在上海成立“浑元形意太极门”,从“老师”升级为“掌门人”,自称“宗师”,出书造势,继续他的“江湖生意”。然而,国内观众可不容易上当,他的“武林帝国”并未如英国那般顺利,广告无人问津,自传乏人问染。
直到那场著名的“农夫三拳”视频爆红,马保国被一拳打趴,鼻青脸肿地躺地不起,还在事后谴责对手“不讲武德”,奉劝大家“耗子尾汁”。看似他的“武学梦”彻底破灭,但事情并未就此结束。
图片
在无数讥讽与嘲笑声中,马保国找到了新的“市场”。那场比武带来的流量给主办方带来数十万元收入,相关视频播放量已超过10亿次。他甚至因此获得电影邀约,随便出个镜、签个名都能吸金无数。尽管他算不上什么“武术大师”,但却毫无疑问是个“成功的商人”。
图片
最终,马保国的故事成了一出荒诞喜剧,却也深刻揭示了现实:当无数人默默努力、坚守底线时,总会有人靠“离奇怪诞”出圈,用“一个人的武林”演绎出世态的荒谬。
图片
这,才是他留给世人的真正启示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杠杆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